(原標題:2023年高考作文試題解析)
2023年高考全國統(tǒng)一考試,教育部教育考試院命制語文作文試題共4道。試題文字簡潔,不在審題立意上設置門檻;貼近考生生活實際,鼓勵考生個性化表達;堅持價值引領,引導學生堅定理想信念、關注社會生活;考查高階思維品質(zhì),助力拔尖創(chuàng)新人才培養(yǎng)。
高擎思想大旗,堅定理想信念。統(tǒng)籌設計,將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世界觀和方法論有機融入試題。一是直接引用習近平總書記原著原文;二是體現(xiàn)習近平總書記相關系列講話精神,如“講好中國故事”“提升思維能力”“做青年朋友的知心人”等。
立足學生生活,鼓勵個性表達。作文題與考生生活息息相關,每道題可書寫的空間與切入角度都相當多,學生既能緊扣時代脈搏書寫重大主題,也能結合個人生活與學習,從身邊具體事例談起,表達個人成長中的感悟與思考。
精選思辨材料,提升思維品質(zhì)。全國甲卷思辨型作文材料文字精到,啟人深思,引導學生結合情境觀察、歸納相應現(xiàn)象,并凝練成鮮明的觀點,增強思維的深刻性、敏捷性、靈活性、批判性和獨創(chuàng)性。
閱讀寫作關聯(lián),引導深度學習。新課標II卷是讀寫結合類新題型,根據(jù)本試卷其他模塊的閱讀材料,生發(fā)出相關寫作話題或?qū)懽魅蝿?,引導學生在讀、思、寫之間轉(zhuǎn)換,做到深入閱讀、延伸思考、個性寫作。
2023年高考四道作文試題合理布局,對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深學細悟篤行。試題精心選材、精心設問,題面簡潔但意蘊豐富,啟人深思,切實發(fā)揮了高考立德樹人、服務選才、引導教學的核心功能。
一起來看,2023年普通高考語文作文命題思路報告——
試題內(nèi)容:新課標II卷
設計思路:
這是一道讀寫結合類型的作文題。讀寫結合類型的作文題,是根據(jù)試卷內(nèi)其他模塊的材料,衍生出相關的作文話題,寫作與卷內(nèi)其他模塊材料有一定的關聯(lián)性和對話性。為避免寫作受到閱讀因素的制約,選擇了關聯(lián)相對淺顯的語用材料。
作文試題,通過語言文字運用II的材料中提及的“安靜一下不被打擾”的想法,引出“青少年在學習、生活中,有時希望有一個自己的空間”的話題。材料所說的“自己的空間”,可以指現(xiàn)實中的空間,也可以指向虛擬的空間。“希望有”是一個意愿,值得肯定。青春期的高中生處于少年向青年的過渡期,生活中面臨著自我發(fā)展、青春友誼等各種困惑,也面臨學習任務繁重、求學壓力大等問題,有時會表現(xiàn)出一些稍顯自我的情緒,讓長輩擔心,甚至被認為“誰也不愛”,這種定性反而可能會把青少年推向封閉的自我空間。而試題以“放松,沉淀,成長”定位,就是命題者對青少年成長需求的一種換位思考,是就“安靜一下不被打擾”“希望有一個自己的空間”所做出的善意表達,意在理解青少年,激勵青少年健康成長。習近平總書記《在紀念五四運動100周年大會上的講話》中指出:“我們要主動走近青年、傾聽青年,做青年朋友的知心人。”作文試題呼應了這一要求。
對于青少年來說,“自己的空間”具有獨特的精神價值,是放松心情、安放心思、積蓄力量、為繼續(xù)成長加油充電的地方,那里有自己的煩惱與愿望,以及朋友的友誼、社會的關切、未來的想象等等??忌梢酝ㄟ^對自己空間內(nèi)容的介紹,或就怎樣打造“自己的空間”立意行文,展示自己的成長故事;可以就為什么想有“自己的空間”傾訴心聲,與父母師長對話,告訴他們,對于我們想有“自己的空間”不必過慮,這是成長過程中的正常現(xiàn)象;可以思考“自己的空間”的存在意義,比如通過自己的空間可以暫時得到放松,可以沉淀自己的情緒、思考和想法,讓自己得以更好成長;還可以反思“自己的空間”的局限性,避免只是從自身角度、單一視角來認識和理解世界。語言文字運用II中提到的戴耳機只是一種方式,這個信息起提示作用,考生可以由此聯(lián)想到其他方式,如閱讀、寫日記、做剪報、獨自跑步等,都能為青年營造一個自己的空間。
作文試題貼近考生實際,引導考生思考“自己的空間”的意義內(nèi)涵及相關問題,正面引導青少年勇敢面對成長過程中的困惑與問題,激勵青少年建康成長。話題內(nèi)容明確,選題立意簡易,便于考生展開思考與聯(lián)想,寫出具有真情實感的文章。
(來源 | 教育部教育考試院)